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每块大陆(或次大陆)的东南部暗黑之岛电影,都会有一个比较大岛屿暗黑之岛电影?一看地图,还真是这样。
非洲大陆的东南角是马达加斯加岛
南亚次大陆的东南角是斯里兰卡岛
亚洲大陆的东南角是台湾岛
大洋洲的东南角是塔斯马尼亚岛
北美洲的东南角是古巴岛
南美洲的东南角是马尔维纳斯群岛
而各大洲的西侧则十分开阔,这难道仅仅是巧合么,还是有某种联系呢?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展开全文
大陆的东南方位都有较大的岛屿,仅仅是巧合?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看地图可以发现很多地方的大陆--离岛的组合,离岛多数都是处于大陆的东南部位置。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是否有什么独特的解释?
基本模式是这样的:大陆以及一个在东南方位的较大离岛。
接下来举一些例子
日本列岛
包括库页岛都是这个模式
台湾岛
非常标准地符合此模式
马达加斯加
非洲唯一的大岛也属于这种模式
纽芬兰岛
可以算作这种模式
斯里兰卡
非常标准地符合此模式
塔斯马尼亚岛
介于东南方位和南方位之间的离岛,也可算作此模式
古巴群岛
勉强可归于此模式,大块陆地和岛屿之间还隔了佛罗里达半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
南美洲和非洲都是很少有较大离岛的洲,仅有的较大离岛竟然都符合此模式!如果把火地岛算作离岛,也仍然符合。
冰岛
格林兰虽然也是岛,但考虑到它很大,也算作一块大陆地,所以符合此模式。
新西兰
新西兰和大洋洲主体也构成了距离较远的组合
总结:如此之多的组合,都符合东南离岛模式,涵盖了大部分著名的大岛,这是否仅仅是个巧合?有没有什么逻辑解释?为什么很难找到西侧离岛?
西侧离岛似乎只有不列颠岛一个,可算个例外。
不列颠是个例外。是西北侧的离岛。
有专家说,确实是地球西向东自转导致的,每天凌晨到中午大陆边缘的破碎板块受到来自太阳向东引力越来越大,更容易向东滑动,到了滑不动时,阻力也最大了。过来中午后受到向西引力越来越小,但是摩擦阻力却是最大状态,所以不能往西滑回去。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状态。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为62.7万平方千米,是台湾岛的16倍。
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岛的成因
马达加斯加岛属于大陆岛。在1.65亿年前,这座岛屿曾与非洲大陆相连,后来东非因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就形成了东非大裂谷。与此同时,这座岛屿就从非洲大陆漂流出去,就成为了非洲第一大岛。
地 形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是南北走向纵贯全岛的高原山地。高原偏居岛的东部,全岛地形不对称。高原面上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高原东部边缘是一大断层,致使东坡陡峻,东部沿海平原狭窄(宽16-80千米);高原西部坡度较缓,呈阶梯状缓慢下降,西部沿海平原宽100-200千米。境内河流纵横,大致呈放射状分布,分别注入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
气 候
马达加斯加全岛气候空间差异显著,气候的形成深受地形的影响。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屿的神奇之处就是东西两侧的景观呈现出明显的“两面派”——东侧为热带雨林景观,西侧为热带草原景观。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20°,所以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草原气候属于正常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10°之间,所以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则属非正常现象。
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主要在降水量上。那么,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是怎么形成的呢?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人类活动。前两者为地带性因素,后两者为非地带性因素。从纬度位置看,马达加斯加岛大致范围在南纬12-25°,而岛屿东西两侧的纬度位置基本相同,所以可以排除纬度位置影响。从大气环流看,马达加斯加岛主要位于东南信风带。马达加斯加岛东临印度洋,东南信风会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水汽。
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呈南北走向,海拔大多在800-1500米。受地形阻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山脉东侧和东部沿岸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马达加斯加岛还有半荒漠景观
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的马达加斯加岛西部,降水偏少,尤其是西南部沿海低地,年降水量不足500mm,干燥少雨,形成半荒漠景观,是全岛最炎热的地区。齐马南佩楚察国家公园位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海岸线上,这里气候恶劣,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促成这里独特的生态,奇形怪状的针刺植物是这个半荒漠的主角。马达加斯加岛两岸均为暖流,东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西岸为莫桑比克暖流。暖流可以增温增湿,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一定作用。
探究结论
马达加斯加岛的“两面派”气候中,热带雨林气候属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大气环流和地形的作用所致,洋流也起着一定作用。
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
①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部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使得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②地势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地区,常年受到赤道低压影响,世界著名的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和天堂雨林都分布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但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其东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除了受海洋东南信风迎风坡影响外,还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的结果。
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拥有的独特动物物种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它是拥有着世界上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有着“动物的天堂”、“生物的王国”等等之称。
岛上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近98%的陆地哺乳动物、92%的爬行动物和80%的植物都为该岛独有。包括fossa(长尾狸猫)、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另外岛上没有非洲狮、非洲豹等大型的肉食动物,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猫科动物)。还有马达加斯加岛上是没有企鹅的哦。
狐猴
fossa(长尾狸猫)
总结马达加斯加岛动物的特点及其原因
1、物种丰富
原因:
①岛屿面积大,生存空间广阔
②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
③缺少大型肉食动物,天敌少
2、物种独特
原因:岛屿长期与大陆分离
3、无大型肉食动物:
原因:森林面积广,不适宜非洲狮、非洲豹等大型肉食动物的生存
风俗习惯
马达加斯加人的房屋与非洲大陆的房屋截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房屋极其相似,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
马达加斯加岛大多数地区与东南亚气候特征相似,高温多雨;房屋地基很高可以防潮;房顶又高又尖,坡度较大,便于排水、通风。
另外,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像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在马路上,如果汽车与牛群相遇,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汽车必须让道于牛群。“不得无故伤害牛”是该国人人都遵守的信条。他们在对待牛的态度上和印度人不谋而合。
经济发展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马土地肥沃,气候适合各种热带、温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木薯、甘薯和玉米等。马达加斯加矿藏丰富,其中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马达加斯加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重点在发展旅游业。
斯里兰卡岛
斯里兰卡,这个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岛国,地形酷似水滴,再加上持续30年令人痛心的内战,因此被称作“印度洋上的泪珠”。从原始的海滩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野生动物和古遗址,应有尽有。
2009年内战结束,斯里兰卡走上恢复重建的道路。
然而,10年平静被一声声爆炸打破。
4月21日,包括首都科伦坡在内的斯里兰卡多地共发生8起爆炸袭击,已造成290人死亡,约500人受伤。
新华社评论称,这是斯里兰卡黑暗的一天。
多灾多难的斯里兰卡人在落泪,但五十多年来,他们却抱着“人死眼犹生”的信念,通过无偿捐献眼角膜,给全球很多人带来了光明。
尽管斯里兰卡人口只有2100多万,却是全世界最大的眼角膜捐赠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斯里兰卡已累计向他国捐出超过7万枚眼角膜。因此,斯里兰卡也被称为“世界的眼睛”。
在眼角膜受赠国里,中国是和斯里兰卡合作最多的国家之一。
早在2007年2月,时任斯里兰卡总统的拉贾帕克萨甫抵北京,便向中国人民献上一份珍贵的“国礼”——2枚角膜。随后的十多年,很多中国的眼疾患者得到了斯里兰卡的帮助,重见光明。
2016年,齐鲁网就报道了来自斯里兰卡的眼角膜被移植到中国病人眼睛上的全过程。
如今,给全世界带来光明的斯里兰卡人正处于黑暗之中,国际社会要加强携手合作,让悲剧不再重演,望光明重回斯里兰卡。
这个“世界的眼睛”,更是一个独具风味的异域国度。
斯里兰卡有两个名称,第一个是“印度洋的珍珠”,据说这是因为它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它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的宝石。第二个名字是“印度洋的泪珠”,因为其完美的泪珠形状。
世界上最干净的茶叶
茶叶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出口商品,占其出口产品的12%。它是世界第四大茶叶出口国,2017年2月,茶叶出口150周年。锡兰茶,是斯里兰卡最出名的,被ISO评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茶叶(最少的农药残留量)。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印度教文化历代僧伽罗王朝的都城是斯里兰卡文化艺术的中心,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纳鲁沃和康提三大古都所形成的文化三角地带最为重要。
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使斯里兰卡成为了热衷大自然的游客的绝佳目的地。在这里旅客们将会有更多选择,包括游览自然保护区、禽鸟保护区以及15个国家野生公园。
斯里兰卡四面的海岸均被海滩包围,海滩的总长度为1,600公里。由于上天巧妙安排的降雨模式,有一半的海滩会在一年中无雨。
斯里兰卡的国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之一。直到1815年,当斯里兰卡成为英国锡兰,英国锡兰联盟旗帜取代它时,金色狮子仍然是国旗的一部分。1948年,在同年取得独立后,拿着剑的金狮被重新引入。
1972年,四片叶子取代了矛头,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四个价值观;慈爱,同情,平静和幸福。
复活节周末,恐怖与暴力的阴云笼罩着斯里兰卡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身处和平社会的我们面对这个国家遭受的恐惧与痛楚,但斯里兰卡这份50年如一日的善意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愿光明重回斯里兰卡,愿和平遍布全球!
台湾岛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1、海陆位置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范围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是中国第一大岛。
3、地形
(1)特点: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少
(2)分布:山地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3)台湾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4)地势:东高西低
4、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5、河流
(1)特点: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6、资源
(1)森林资源:樟树、扁柏
(2)矿产资源:石油、煤
(3)水产资源
7、工业
特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进口---加工----出口)
8、民族
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9、城市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高雄市: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台湾省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台南市:最早兴起的城市,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10、台湾省的旅游景点
赤嵌楼、日月潭、阿里山、
台湾,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不仅有丰富多元的人文文化,还有不胜枚举的旅游资源。这里集喀斯特地貌、还是地貌为一体,既有风光旖旎的阿里山、日月潭等风景名胜,还有微风吹拂的澎湖湾等海岸景观。在台湾,有许许多多的风景胜地值得一去。
101大楼台北最显著地标
如果不乘坐101大楼的电梯,“速度与激情”可能只能从电影上看到而已。世界最快速的电梯,38秒上到89层,绝对让你神经紧绷、心跳加速,但当你颤巍巍地走出电梯后,美到极致的台北夜景已让人忘却那惊心动魄的电梯之旅。
台北故宫媲美北京故宫
不要以为只有北京才有故宫,台北故宫同样可以与北京故宫媲美。台北故宫虽没有北京故宫的恢宏壮观,但它设计更加清新典雅,台北故宫以其收藏及展物闻名于世。若喜欢古物,到此走一圈,保证能让你惊叹不已!
士林夜市
到台湾怎能不去夜市玩个痛快呢!这里除了是吃货的天堂,囊括大江南北的小吃,还能逛流行服饰、杂货等,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阳明山
阳明山是台北的后花园,逛完繁华的台北后,到这个地方呼吸新鲜空气,把人群中的吵杂拂去。阳明山风景优美,春天百花盛开。最奇妙的是,走在阳明山上,时不时有一些珍贵的小动物从你身边走过,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野柳
野柳号称世界十大最美海岸之一,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大自然造物的奇妙。风蚀、海蚀的作用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岩石,就像是一位天才雕塑艺术家,在这里雕刻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
渔人码头
享誉全国的渔人码头是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在情人桥上,看着夕阳慢慢沉下去,粘稠的天色像完美的调色师调出的水彩。等华灯初上时,又是另一番风景,那么的恬静、温和。
基隆屿
这座没有住民的火山岛,是北台湾最鲜明的岛屿地标。岛上的景观也因为观赏的位置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景致,晨昏时其隐约外形更显神秘感及飘渺,让人感到安静舒心。
宜兰
宜兰是位于台湾东北角的一个城市,这里不似台北的喧嚣与繁华,而是非常古朴。恬静、内敛的一个城市。这里宜人的风景,休闲的慢生活使匆匆的旅途也慢下来,慢慢感受,才能感知宜兰的美。
清水断崖
清水断崖指清水山临太平洋之处的断崖,公路的一旁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旁是令人生畏的峭壁,蓝如宝石的海水拍打着悬崖峭壁,激起惊涛骇浪,壮阔的太平洋让人震撼而激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台禅寺
这个壮观宏伟的佛寺是现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其气势的恢弘庞大让人震撼。不妨到寺院中来,让尘世中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
花东纵谷
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徜徉在花海中,你会觉得自己就在童话世界中一般。
水头聚落
这里远离繁华的商业气息,一切都还是那么原始,那么淳朴。漫步在这个花园般闽式建筑群中,仿佛时空也回转到那个时代,淳朴,远离尘嚣。
塔斯马尼亚岛
说到澳大利亚,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提起塔斯马尼亚,也许有人会问,这是非洲国家?还是在遥远的南美?
其实,塔斯马尼亚(Tasmania) 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它位于澳洲大陆东南角约240公里的外海,是一座呈心型的可爱岛屿。
从地图上看,形状像一颗心,因此被称为「世界的心脏」。再往南走,穿过印度洋就是南极,所以也被称作「世界的尽头」。
它与澳大利亚本土最南方的「墨尔本」隔海相望。塔斯马尼亚的范围包括塔斯马尼亚本岛与周围的小岛。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狂野游客,那么这里你一定不能错过。塔斯马尼亚为澳大利亚自然生态保护得最完善的地方。塔斯马尼亚号称「天然之州」,有「小新西兰」之称。
它以秀丽的风光和朴素的人文著称。地理上作为独立岛屿,全州约40%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世界自然遗产。
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却有着令人唏嘘的历史。几百年前,这儿曾经是一块儿被遗忘的小岛;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上世纪的塔斯马尼亚,被英国用来流放关押囚犯。蛮荒、血腥和暴力是它面向世界最初的样貌。
然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塔斯马尼亚现今变成了一个,令无数人神往的南半球旅居地。
它用自己无与伦比的颜值和实在的民风,吸引着各地的游客。连澳洲本地人,都会去「塔州」休闲放松。
古巴岛
古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uba),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古巴”一词,意为“肥沃之地”,源自泰诺语(加勒比海地区原住民的一种语言)。由于古巴岛酷似鳄鱼,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
古巴岛是西印度群岛(大安的列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其西端与尤卡坦半岛(主要属于墨西哥)、佛罗里达半岛(美国),共同扼守墨西哥湾(墨西哥湾入口),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墨西哥湾的钥匙”。
古巴纬度较低,且为海岛,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年均温25℃,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古巴人口约1122.1万(仅为浙江省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白人占比最大(约66%),黑人居其次(占11%),其他都是少数族群(印第安人则因残酷压榨与屠杀,人口锐减,其幸存者则沦为了混种)。
古巴的城镇化率较高,城市人口占75%(略高于“七人普”中浙江省占比72.17%的数据)。古巴国内主要城市有哈瓦那(首都,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和圣地亚哥(古巴岛东端)。
大航海时代,西方掀起了地理探索之风。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发现了古巴岛。其后,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美国战胜了西班牙。由此之后,半个世纪时间,美国直接或间接占领了古巴。
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美国支持的政权,建立革命政府。由于长期遭受西班牙的殖民,受其影响巨大,古巴国内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注意,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宪法》规定:古巴是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民主、统一的共和国,由全体劳动者组成,谋求政治自由、社会公正、个人和集体利益及人民团结)。
哈瓦那是古巴首都,地处热带,气候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哈瓦那老城紧靠海边,被称作“一座活的博物馆”(198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主要是西班牙式)的建筑。
哈瓦那新城区中心的革命广场。矗立着何塞·马蒂(古巴诗人、民族英雄、思想家)的纪念碑,高109米,是哈瓦那最高点之一。广场上有两个巨幅铁艺雕像,其中一幅是切·格瓦拉画像,他的画像下写着一行字“向着胜利永远前进”。
古巴有着丰富的物产,不仅是蔗糖大国(世界的“糖罐”),更是烟草(哈瓦那雪茄)大国,古巴的朗姆酒也是闻名世界。此外,古巴的镍、铬、镁、大理石、铁矿藏量丰富。主要农产品有甘蔗、烟草、咖啡、可可、热带水果等。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其中,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古巴的重要经济支柱。
马尔维纳斯群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在南美洲南端的东北方约480公里,距麦哲伦海峡东亦约同等距离。位于南纬51°40′—53°00′、西经57°40′—62°00′,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人,首府为斯坦利港。
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地形复杂,群岛以北部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为主,最高峰达705米。岛上多丘陵,河流短小流缓。
两主要岛屿的北部有东西走向的山脉,东福克兰岛的尤斯伯恩山海拔达705米。沿岸许多溺河谷形成有屏障的海港。覆盖着泥煤的宽阔峡谷流有许多小河。
马尔维纳斯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左右。阴凉多风的气候使温度平稳,仅有季节性的小变动。强劲的西风平均每小时31公里,年平均温度约5℃,平均最高温度9℃,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平均63.5厘米。
福克兰群岛属自治英国海外领土。群岛拥有充分的内部自治权,英国只负责外交和军事事务,保留军事力量“保护英国利益并确保领地整体上得到良好治理”。
英国君主是国家元首,福克兰群岛总督代表君主行使行政权力,他还可以根据立法议员的建议任命行政长官。总督和行政长官都是政府首脑。
总督根据群岛行政局的建议行事,行政局由行政长官、财政总监和三名从立法议会中选出的议员组成,并由总督担任主席。立法会议采用一院制,其中包括行政长官、财政部长和八名议员,这八名议员经普及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其中五名来自斯坦利港,三名来自其他地区。福克兰群岛上不存在政党,所有政治家都无党籍。
马尔维纳斯群岛因为与英国之间存在的联系而成为欧洲联盟海外国家和地区的一份子。群岛的司法系统主要沿袭英国法律,受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监督,宪法中还将领地与欧洲人权公约的各项原则相结合。居民有权上诉至欧洲人权法院和英国枢密院。皇家福克兰群岛警察负责执法,对群岛的军事防御则由英国提供。群岛上有英国军队驻守,福克兰群岛政府还提供资金组建了一个额外的连级轻装步兵部队,称为福克兰群岛国防军。
1592年,渴望号上的英国航海家戴维斯可能是第一马尔维个看到马尔维纳斯的人。但是荷兰人威尔德却无可争议地于1600年左右看到它们。
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于1764年首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
英国人是第一批于1765年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定居者,但1770年被西班牙人逐出,西班牙人并于1767年左右买下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
英国在以战争为威胁之后,于1771年恢复其西福克兰岛的前哨基地,1774年时又以经济原因撤出该岛,但并未放弃对其主权的要求。西班牙在东福克兰岛(它叫该岛为索莱达岛〔Soledad Island〕)的居民点保持到1811年。
1816年,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的阿根廷于1820年宣称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
1831年,美国军舰勒星顿号摧毁阿根廷在东福克兰岛的居民点,以报复它们非法扣留3艘在该区域猎海豹的美国船只。
1833年初,英国未开一枪就把剩余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
1841年,英国指派一位文职副总督至该岛,至1885年,岛上一个约有1,800人的英国社区已能自给。
1892年,福克兰岛成为英国正式殖民地。阿根廷一贯反对英国占领该群岛。
1981年,两国关于马岛归属的谈判破裂。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马岛夺取控制权,战争随即爆发,约650名阿根廷人和260名英国人死亡,最终阿根廷战败。
收入来源
除了斯坦利港外,两主要岛屿的全部土地都用于牧羊。牧羊场大小不同,或属于个人家族,或属于基地在英国的公司。岛上共有羊70万头左右,年产几千公吨羊毛和羊肉。羊毛销往英国,是殖民地的主要资源。
邮票发行
该岛由于人口少,之前发行的邮票数量也少,并且有很多印刷、设计俱佳的邮票,所以在世界集邮圈内具有众多的收集者,价格也不菲。
由于该岛一直为英国的殖民地,所以邮票发行一直受英国邮票发行题材的影响,其中最吸引人的主要是一些该岛的动植物、地理点的邮票和英属地同图的邮票。
人 口3398。福克兰群岛居民多为英人后裔,讲英语,多信奉基督教。生活方式明显区分成小而孤立的牧羊社区和首府史坦利港两类型。2/3的人口住在斯坦利港,包括一些英国科学和军事人员。
文教
福克兰群岛实行11年制免费义务教育。首府斯坦利港有中小学,另设巡回教师和远程教育系统。每年选送学生去英国学习。岛上有2家电台,一份周报。
医疗
福克兰群岛岛民在大部分医疗项目上享有免费待遇,斯坦利港建有一家医院,共28张病床,但危重病人需送往英国、乌拉圭等国救治。
交通
福克兰群岛共建有5座中小型机场,智利航空公司有航班飞往福克兰群岛。从福克兰芒特普莱森特机场到英格兰有途经阿森松岛的定期客运班机。良好的对外电讯通过卫星联系。
公路总长近440公里,主要港口为斯坦利港。一艘海岸货船往返于两主要岛,运送补给品和收集羊毛以便转运英国。
我们把地球上的陆地根据面积的大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为769万平方千米,另外还有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另一类是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为216万平方千米,全球剩下面积小于格陵兰岛的岛屿总数达5万个以上。
岛屿的分类
这么多的岛屿,面积差异是巨大的,最大的格陵兰岛,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千米,最小的岛屿,面积只有几平方米。众多岛屿,他们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我们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我们把岛屿分为四类,分别是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沉积岛。
大陆和岛屿
一、大陆岛
大陆岛是指由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区域,由于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原因,地壳发生了相对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其中相对上升,海拔较高而露出水面的岛屿。大陆岛一般来说有两个特征,一是大陆岛由于是大陆延伸的部分,所以其位置往往离大陆比较近;二是,大陆岛是巨大的地壳运动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往往面积较大。世界上那些大面积的岛屿,大多都是大陆岛,比如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日本本州岛、大不列颠岛、台湾岛、海南岛、苏门答腊岛、纽芬兰岛、马达加斯加岛等。
宝岛台湾
二、火山岛
火山岛是指海底(主要是指海底)火山的不断喷发,火山活动喷发的岩浆冷却,不断堆积,越来越高,最终高出水面而形成的岛屿。火山岛的形成,需要有火山喷发条件,所以多形成在海底多火山分布的区域,所以在海底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和环太平洋区域分布较广。火山岛由于是火山喷发而成,往往由于火山的持续喷发,岛屿越来越高,火山岛的地形往往比较崎岖,和大陆岛相比,火山面积要小得多。火山岛有单个的,也有群岛式的,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过程
三、珊瑚岛
珊瑚岛是指海洋中的生物珊瑚虫的遗骸不断堆积,最终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岛屿,由于珊瑚虫的生长是极其缓慢的,所以每一座珊瑚岛的形成都经历的漫长的时间。由于珊瑚岛的形成需要珊瑚虫的生长,所以只会形成在适宜珊瑚虫生长的热带海区,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同时,珊瑚岛往往海拔很低,有的只有高出海面一两米,珊瑚岛的面积也往往很小,世界上著名的珊瑚岛群岛有马尔代夫群岛、南沙群岛、澳大利大堡礁等。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马尔代夫群岛
四、沉积岛
沉积岛是指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某些区域沉积,最终堆出海面而形成的岛屿,又称冲积岛。所以,沉积岛的位置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比如我国最大的河流,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每年大约有超过5亿吨的沙子被输送到入海口,年复一年不断的沉积,最终形成了1083平方千米的崇明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第三大岛。沉积岛和珊瑚岛一样,岛上往往地势低平,海拔不高。
崇明岛
不过,有很多人认同洋流作用形成的,其对此问题的解释如下:
陆地上的河流,在北半球,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往往是南岸都是软土质的滩涂,而北岸则是冲刷不动的岩石峭壁。因此亚洲的从西向东流向的河流,在东南角容易形成冲刷平原——三角洲。
如果将陆地上的河流放大到洋流上,洋流对陆地的冲刷作用,要比河流大的多。在洋流盛行的低纬度地区,赤道一带,不容易形成稳固的大陆架——水滴石穿。洋流在北上、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了陆地板块的阻击,洋流将大陆架深入海洋的200公里的土地都给吞没了,但是再前进一步时,洋流的动力不够充分。大陆架和洋流暂时达成了妥协,海岸线得以维持。
在大陆架的边缘地带,因为处于海洋和陆地两大力量的交汇处,洋流不停的冲刷着陆地,大陆上经不住冲刷的地表物质逐渐被带到海洋,原本是大陆的地方,成为了一个浅湾,再成为一个海峡,而相对海拔高一点,构造坚固的地表就成了岛屿。
洋流同样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冲刷的过程如同河流冲刷河口的过程一般无二,在北半球,是东南角容易形成一个脱离大陆的岛屿。如中国的台湾、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还有非洲大陆的马达加斯加。南半球同样在大陆东南角容易形成岛屿。
以上仅为其中一个猜想,还有人提出是大陆漂移的原因,也有人说是板块之间的原因……
总之,对待科学问题要严谨认真,此问题的答案还是科学家研究出来后公布吧
很多人会认为第一大岛是澳大利亚,其实澳大利亚不是岛屿,澳大利亚作为大陆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教科文组织规定面积小于澳大利亚的就是岛。
岛屿的概念
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且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本身的经济生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狭小的地域集中2个以上的岛屿,即成“岛屿群”,大规模的岛屿群称作“群岛”或“诸岛”,列状排列的群岛即为“列岛”。而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个国土都坐落在一个或数个岛之上,则此国家可以被称为岛屿国家,简称“岛国”。
岛屿指四周被水面所包围的面积小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地。原来澳大利亚被当做参照物了!
岛屿的主要分布
全球岛屿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为约为997万平方千米,大小几乎和我国面积相当,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世界七大洲都有岛屿。其中北美洲岛屿面积最大,达410万平方千米,占该洲面积的20.37%;南极洲岛屿面积最小,才7万平方千米,只占该洲面积的0.5%。
马尔代夫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达217.56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
马尔代夫
岛屿的分类及成因
海洋中的岛屿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称“屿”;大的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称为“岛”。按岛屿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火山岛(海洋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其中,海洋型岛是指那些从海洋盆地底部升高到海面的岛;大陆型岛是大陆棚上那些被水包围但未被淹没的部分。
火山爆发形成的新岛屿
世界的十大岛屿
1: 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格陵兰属阴冷的极地气候,仅西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略微提高。格陵兰岛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格陵兰岛夏季景观
格陵兰岛冰川
格陵兰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它广大厚实的冰原,其规模之大仅次于南极洲。光秃的冰原上风雪肆虐,层层积雪挤压成冰,不断向外缘冰川移动。雅各布港冰川常常一天移动30米,为世界上移动最快的冰川之一。无冰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高原。山脉与岛的东西两岸平行,东南的贡比约恩斯山高3700米。尽管有这些高原,大部分格陵兰冰原的岩底实际上相当或略低于海平面。长而深的峡湾伸入格陵兰东西两岸腹地,形成复杂的海湾系统;人烟虽然稀少,景色却极为壮观。在沿海岸的许多地方,冰体迳直向海面移动;冰川断裂,滑入水中形成大块冰山。
格陵兰岛地形图
2: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
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全岛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全岛多山。中部群山盘结,自西北伸向东南,形成连绵延续的中央山脉。大部分山地、高原,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地势最高的岛。
新几内亚岛上的火山
汇集西部的高耸山脉,总称为雪山山脉,其中最高峰为查亚峰(旧称卡斯滕士峰),海拔4884(旧测量5029米),为大洋洲最高点。东段为马勒山脉,山势向东逐渐降低。在中部山脊的南北两侧,有宽窄不一的沿海平原, 其中以南部的里古-弗莱平原最大。海岸曲折,多港湾。沿海有许多由火山作用或珊瑚礁形成的岛屿。
新几内亚岛
3: 加里曼丹岛
加里曼丹岛(婆罗洲)位于东南亚,南临爪哇海,北临中国南海。加里曼丹岛的山脉从内地向四外伸展,东北部较高,有东南亚最高峰京那巴鲁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农产有稻米、橡胶、胡椒、西谷、椰子等。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
加里曼丹岛位于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相对稳定,只有南海岸有地震带分布。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加里曼丹岛许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盖着,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外,就要数加里曼丹岛的热带森林最大了。
加里曼丹岛
4: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岛上面积广大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牛的头数超过全岛的人口数,因此马岛又有“牛岛”之称。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猴面包树
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拨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 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劳特拉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
马达加斯加岛
5:巴芬岛
加拿大西北地区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 1500-2000米,最高2060米。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岛上绝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巴芬岛沿岸局部地区有爱斯基摩人的小聚落,以渔猎为生。
巴芬岛冰川
巴芬岛冰川
自从1553年英国探险家带领三艘海船开向北冰洋深处,人类对北极的探险就从未停止过。在历经了地理扩张、争夺航道、猎鲸热潮、科学探险之后,北极探险旅行悄然兴起。随着各种户外装备的完善,去北极不再是探险家和科学家的专利,独特的地理风光、奇异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目光。
巴芬岛
6: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西部巴里散山脉和东部的低地平原。而西部沿海平原过于狭窄。西半部的巴里散山脉是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脉的连续,呈西北—东南走向,纵贯全岛。岛上分布着90余座火山,其中最高峰为葛林芝峰。由于火山灰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地肥沃,利于农业。湖泊遍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山脉北部的多巴湖,它是印尼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山脉以东,强大的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形成了辽阔的冲积平原,遍布沼泽,南宽北窄。
苏门答腊岛的热带水田
苏门答腊岛有赤道穿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
苏门答腊岛
7:本州岛
本州岛是大陆岛,岛上讫今仍有活跃火山,地震频繁。本州岛最高点是活火山富士山,高3,776米。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因而多火山和地震。中部为中央高地,赤石山脉有多处3000米左右的高峰。本州北部(东北地区)有3列山脉,南北纵贯,间有盆地与平原。其中奥羽山脉长达450公里;西南部的中国山地与纪伊山脉呈东西走向。
本州岛
较大平原除新潟平原外均集中于太平洋沿岸,以关东平原最大,次为浓尾、大阪平原等。太平洋沿岸曲折,多海湾与半岛;日本海沿岸较为平直。平原狭小,较大者为关东、浓尾、大阪平原,均位于太平洋沿岸。
日本地形图
部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初夏有梅雨,秋季多台风。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但南北、东西有明显差异。东部太平洋斜面夏季与台风期降水最多,冬雪少,天气晴朗;而西部日本海斜面冬季多阴雪天气,形成深雪地带。
富士山
8:大不列颠岛
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屿,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外的大西洋中,沿海有许多深入内陆的峡湾和港湾。周围诸海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不结冰。
大不列颠岛风光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多雨日,秋冬多雾。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地和丘陵,东南为起伏不平的低地。主要河流有泰晤士河、塞文河和特伦特河,河流水位稳定,利于航运。
大不列颠岛
9:维多利亚岛
维多利亚岛位于北美大陆北部,北冰洋群岛中三大岛屿之一。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第二大岛屿,维多利亚岛的海岸线迂回曲折,造成岛周围有很多港湾,而岛上也有很多半岛。在岛的东端,有一个指向北的半岛,称为Storkerson半岛。Storkerson半岛向西则是岛上主要的港湾哈德利湾,再往西便是岛的正北方。另一个比较宽的半岛在西北方,名为阿尔伯特亲王半岛,而它的尽头就是威尔士王子海峡。
维多利亚岛
10:埃尔斯米尔岛
尔斯米尔岛的面积约为冰岛的两倍。海岸线经冰川冲蚀参差不及,有不少峡湾。有些峡湾,如阿切峡湾,两侧悬岸高出海面700米。每年大部分时间,埃尔斯米尔岛的周围海面冰冻,天气寒冷。这个岛虽然寒冷,但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只是一个荒漠,年平均降水量(雪、雨和霜)只有60毫米。由于这里热量不足,地面蒸发很少。
埃尔斯米尔岛风光
东南部是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为古老结晶岩构成的山原;北部属古生代褶皱带,褶皱山地以古生代沉积岩为主,地形崎岖,群山耸立,巴比尤峰海拔2604米,是北极群岛最高点。地处北极附近 ,气候严寒,冰川广布,地下有永冻层,分布有苔藓、地衣等低等植被。
埃尔斯米尔岛
附世界前50岛屿排名
1.格陵兰岛 2166086平方公里,北美洲,丹麦属地
2.新几内亚岛 785753平方公里,大洋洲,印尼、巴新共有
3.加里曼丹岛 765000平方公里,亚洲,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共有
4.马达加斯加岛 590750平方公里,非洲,属马达加斯加
5.巴芬岛 507451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6.苏门答腊岛 443066平方公里,亚洲,属印度尼西亚
7.本州岛 227900平方公里,亚洲,属日本
8.大不列颠岛 219800平方公里,欧洲,属英国
9.维多利亚岛 217291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10.埃尔斯米尔岛 200445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11.苏拉威西岛 191700平方公里,亚洲,属印度尼西亚
12.新西兰南岛 154000平方公里,大洋洲,属新西兰
13.爪哇岛 126700平方公里,亚洲,属印度尼西亚
14.新西兰北岛 114489平方公里,大洋洲,属新西兰
15.纽芬兰岛 111000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16.古巴岛 105806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古巴
17.吕宋岛 104688平方公里,亚洲,属菲律宾
18.冰岛 101826平方公里,欧洲,属冰岛
19.棉兰老岛 97530平方公里,亚洲,属菲律宾
20.爱尔兰岛 84412平方公里,欧洲,英国、爱尔兰共有
21.北海道岛 83453平方公里,亚洲,属日本
22.伊斯帕尼奥拉岛 76080平方公里,北美洲,海地、多米尼加共有
23.库页岛 76000平方公里,亚洲,俄罗斯
24.班克斯岛 70028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25.斯里兰卡岛 65610平方公里,亚洲,属斯里兰卡
26.塔斯马尼亚岛 65022平方公里,大洋洲,属澳大利亚
27.德文岛 55247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28.亚历山大岛 49070平方公里,南极洲
29.火地岛 47401平方公里,南美洲,智利、阿根廷共有
30.新地岛北岛 47079平方公里,欧洲,属俄罗斯
31.伯克纳岛 43873平方公里,南极洲
32.阿克塞尔海伯格岛43178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33.梅尔维尔岛 42149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34.南安普敦岛 41214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35.马拉若岛 40100平方公里,南美洲,属巴西(河口岛)
36.西斯匹次卑尔根岛38981平方公里,欧洲,属挪威
37.新不列颠岛 37800平方公里,大洋洲,属巴新
38.九州岛 36700平方公里,亚洲,属日本
39.台湾岛 35800平方公里,亚洲,属中国
40.海南岛 33900平方公里,亚洲,属中国
41.威尔士王子岛 33339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42.新地岛南岛 33246平方公里,欧洲,属俄罗斯
43.温哥华岛 31285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44.帝汶岛 30777平方公里,亚洲,印尼、东帝汶共有
45.西西里岛 25708平方公里,欧洲,属意大利
46.索默塞特岛 24796平方公里,北美洲,属加拿大
47.科捷利内岛 24000平方公里,亚洲,属俄罗斯
48.撒丁岛 24090平方公里,欧洲,属意大利
49.巴纳纳尔岛 20000平方公里,南美洲,巴西阿拉瓜亚河中岛
50.四国岛 18806平方公里,亚洲,属日本